旅游情报

旅游情报摘要 (2005年2月27日)
美国科学家凯瑟琳-霍姆斯指出,非典病毒在自然界已彻底灭绝,不会再在人类和动物之间传播。但中国科学家钟南山质疑,美国科学家的观点只是病毒学研究的结果,缺乏流行病学的依据。而且大量研究表明,果子狸所携带的冠状病毒与广东非典患者携带病毒的基因测序高度同源,因此现在谈“灭绝”还太过武断,也容易产生误导。
(资料来源:新华网 23/2/05)
在库尔干地区有动物患有狂犬病的报告。今年一月超过200人因被患病的动物咬过而需要接受治疗。
在莫斯科的杜布纳,一名男子处理动物尸体后一个月死于狂犬病。
(资料来源: 世界疫症情报网 22/2/05)
莫桑比克卫生部证实在中部索法拉省发生19宗霍乱个案。
尼日利亚西南部爆发霍乱疫症,在过去两星期最少造成46人死亡,超过100人需要留医治疗。
刚果民主共和国南基伍省,截止一月底共有近2,400宗霍乱个案,其中23人死亡。
赤道几内亚共和国在二月份首星期发生怀疑霍乱疫症,超过400人需要留医,其中多人死亡。
(资料来源:世界疫症情报网25/2/05)
自从1月上旬以来,在智利有6,300人因吃了未煮熟的贝壳类海产后被副溶血弧菌感染而患上肠胃炎,一人怀疑因受感染而死亡。
肠胃炎的病症包括肚痛和腹泻。因气候变化和海水温度上升而导致疫症爆发。政府呼吁人们烹调贝壳类海产至少要5分钟方可食用。
(资料来源:世界疫症情报网 21/2/05)
在泰国海啸灾区,登革热和麻疹个案数字有上升趋势,而蔻立、披披岛和达瓜巴灾情仍然严重。
旅客前往灾区前应请教旅游医学专家的意见和采取措施预防肠道及蚊媒传染病。
(资料来源:澳洲广播会25/2/05)
虽然碧瑶市在不足一个月前刚刚解除了脑膜炎球菌血症的健康警告,当地卫生官员指出一月底至二月底期间又出现9宗新的个案,其中2人死亡。
当地医学专家指出早前在一月解除脑膜炎球菌血症的健康警告时并不意味着当地的疫情已完全受控,只是代表当时的疫情已有所下降。
(资料来源:世界疫症情报网25/2/05)
由二月初起,在中苏拉威西省摩鲁维利地区,已至少有19人因腹泻及没有足够医疗而死亡,另有130人患上腹泻。
(资料来源:耶加达邮报 24/2/05)
马来西亚在今年首六周内已有22人死于登革热,其中大部份是小童,而最多死亡个案出现在吉隆坡。去年同期只有5人死亡。
同期亦有近7,500人因怀疑染上登革热而需入院治疗,个案比上年同期增幅超过一倍。
(资料来源:新海峡时报22/2/05)
卫生署证实一宗外地传入登革热个案。患者于一月下旬到印尼旅游两星期,抵步一星期后出现发烧、骨痛、背痛及晕眩,现已康复出院。
(资料来源:香港特区卫生署 23/2/05)
在越南太平省,再有两名男子在一星期内先后证实感染禽流感,使越南由去年十二月起,感染禽流感的人数升至19人,其中12人死亡。其中一名患者的妹妹亦怀疑受到感染。截至本月二十六日,越南35个受禽流感影响的地区,有14个在过去三星期已再没有新个案出现。
内地广西由于在地理和经济上与越南有紧密关系,广西卫生官员在一月初开始,已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防止禽流感由接壤越南的边境传入境内。这些措施包括:(一) 暂停越南的家禽及其产品进入广西;(二) 关闭了边境买卖家禽及其产品的市集;(三) 加强口岸管理,对出入境人员,车辆和物品实施严格的检疫、消毒措施;(四) 严打家禽及其产品的走私活动;(五) 免疫补种;(六)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目前广西尚未有禽流感疫情的报告。
(资料来源:新华网 23/2, 25/2 & 27/2/05)
云南省是内地爱滋病毒感染者最多的省份。由1989年至2004年中,感染人数超过15,000人,爱滋病患者约1,000人,当中约600多人死亡。传播途径以静脉吸毒主(约占七成半),但透过性接触感染个案则由7%升至17%。
(资料来源:台湾疾病控制中心24/2/05)
二月中,江门市蓬江区发现了2宗流行性脑膜炎个案,广州市的天河区亦发现2宗。当地政府已为居民接种疫苗。目前病情并无扩散。
国家卫生部公布今年一月份全国共有280宗流行性脑膜炎个案。大部份个案为散发病例。
(资料来源:江门日报 19/2/05,南方都市报22/2/05,新华网22/2/05)
迦纳的卫生官员报告哲华巴区爆发了黄热病疫情,目前有一宗证实个案,另有10宗怀疑个案有待化验结果。政府现正在该区提供黄热病疫苗接种运动。
(资料来源:世界疫症情报网 25/2/05)
上星期报导的肺鼠疫爆发 (参阅二月二十日一期摘要),发生在基桑加尼北部的佐比亚采矿,仍是刚果河的一个主要贸易的中心。该钻石矿场于去年曾因鼠疫爆发而被关闭。今次矿场重新开采4天后再爆发疫症,死者都是钻石矿工,另有350名矿工受感染。
在基桑加尼以北大约190 公里的杯溙镇亦发现了一宗新个案。由于矿场工人纷纷逃离矿场,可能令此烈性传染病大幅扩散,情令人忧虑。
(资料来源:世界疫症情报网 22 & 23/2/05)